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

[筆記] 是說那個參和蔘

人參,《說文》、《本草》皆作人薓。「薓」字後略為「蔘」,復訛為「參」,久則積非成是,以「參」為正字。

今日於法規或學術等正式場合,當據藥典以「參」為正字;但若追究脈絡,被視為俗字的「蔘」反而貼近古文原意。文獻考察如下:

南梁《玉篇》以「人薓」為藥名,載「蔘」同薓,「參」則無此義。宋《廣韻》亦同:『參:參星。亦姓,丗本云祝融之後。』、『蔘:人蔘藥也。薓:古文。』(丗:「世」之異體,音義同。 )

明《本草綱目》人參條:『時珍曰︰人薓年深,浸漸長成者,根如人形,有神,故謂之人薓、神草。薓字,從𣹰,亦浸漸之義。𣹰即浸字,後世因字文繁,遂以參星之字代之,從簡便爾。然承誤日久,亦不能變矣。』

清《康熙字典》以「人參」為藥名,參字條:『人參。藥名。本作薓。』,薓字條則引《六書正譌》指參為訛字:『从艸𣹰聲。或作參,非。』

以上。